2025年10月25日,应世俱杯官方网站2025世俱杯官网邀请,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历史教研组骨干教师杨超,在田家炳教育书院314会议室做题为《走向讲台——从学生到教师的转变》的专题讲座。本次讲座由学院副院长郝振宇主持,吸引了30余名硕士研究生参与研讨。

杨超老师紧密围绕当前历史学专业的就业形势与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的教学趋势展开论述。他开宗明义地指出,在日趋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中,唯有持续提升个人核心竞争力、精准把握行业发展趋势,方能在众多求职者中崭露头角。杨老师本次讲座聚焦两大核心维度,为在座研究生们提供了极具针对性的指导。
杨超老师首先从务实角度出发,系统阐述了如何高效进行求职准备,旨在切实增强同学们的就业信心并拓展信息渠道。他着重强调,一是善用资源网络。建议同学们主动寻求高校导师的专业指导,并积极拓展与各地历史学科教研员的联系,以此构建有效的人脉网络,精准对接潜在岗位需求。二是掌握面试诀窍。在面试技巧方面,杨老师倾囊相授。他特别提醒,课件制作需严谨,务必进行三重备份(携带U盘、云端存储、邮箱附件),以规避设备故障带来的风险。三是提前一日实地勘察考场环境,通过熟悉场景降低临场紧张感,在进行模拟试讲训练时,应重点聚焦“学情分析”“目标分层”等新课标所强调的核心教学维度。

其次,杨超老师深入探讨了如何完成从史学知识的“接受者”到课堂“引导者”的身份与能力转变,实现从理论认知到教学实操的知行合一。一是精研课件设计艺术。在课件制作环节,杨老师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讲解,涵盖了字体选择、字号搭配、色彩运用、图文排版乃至动画效果设置等方面。他始终强调,任何教学设计都须臾不可脱离新课标理念的指引,课件作为教学的重要载体,必须精准服务于课程目标的达成。二是启发教学深度思考。杨老师运用高考真题作为引子,激发教学智慧。他结合近年真题中关于唐代藩镇割据的论述,分享了“藩镇延续唐祚”的观点。以此鼓励准教师们跳出教材窠臼,在教学中融入批判性思维和学术前沿视角,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探究。三是践行对比教学思维。杨老师以科举制与九品中正制的对比教学为例,生动阐释了如何引导学生从“存在即合理”的历史情境论视角出发,理解不同制度的产生背景、运行逻辑及其历史作用,从而培养其辩证的历史观和制度分析能力。这种对比不仅深化了知识理解,更是历史思维训练的有效途径。

本次专题讲座兼具扎实的实践指导价值与深刻的学术思辨色彩。杨超老师以其生动的案例、前沿的视角和极具感染力的表述,为即将踏上历史教育征程的莘莘学子们注入了强劲动力。这不仅是一场关于求职与教学的技术指导,更是一次关于职业身份认同与教育使命担当的认知升华。
编辑/郝振宇
审核/李东海
